傳統(tǒng)民俗活動抬青銅關公像
關公即關羽,又稱關老爺、關二爺,被儒道教尊為“關帝”。關公文化在我國流傳非常廣,因此在我國民間有各種版本關公傳說,這些民間傳說或源于史實與文學名著,或源于自然環(huán)境所產生的想象。
關公“忠、勇、仁、義”的民族文化精神在運城地區(qū)廣為流傳,眾多村落塑有關公銅像,“十里不同風,百里不同俗”,有關關公的民間傳說版本眾多。西曲馬村流傳這樣的故事,村里以前是沒有關公像的,嘉靖年間,村里有8位村民為謀生計,肩挑棗擔到寨里村趕集換取財物,天氣突然大變,趕集的人群四散。
此時此刻,這8位村民望見一古廟,見中央有一青銅關公像,當即叩拜祈禱:“集市恢復,棗售之后,一定供奉?!表暱讨g,雨停日現(xiàn),8人為實現(xiàn)承諾,用扁擔抬起關老爺.在往回趕的時候,聽到身后有人呼喊,寨里村的人發(fā)現(xiàn)關公像丟失,趕過來要將關公像抬回去。8人放下圣駕,躲到旁邊的玉米地。追趕來的人抬關老爺抬不起,用擔子抬立斷,沒有辦法,來者著急只能圍著關公像轉,想探個究竟,其中一年長的說道:“看來是關老爺不愿跟咱回去了,就由爺方便吧?!币蝗喝舜诡^而去。他們走后,8位村民走出玉米田間,將關公像抬回西曲馬村,此后全村供奉,以保平安。另一種說法為西曲馬村原先供奉的是湯,明朝嘉靖年間,村中一學者說湯滅夏朝,西曲馬村緊靠堯舜禹廟,湯禹二王不宜同堂,應改為生前為將相死后為帝王的關羽,因而,此后便一直供奉關公。
關公文化在我國已有將近2 000年的歷史,財賄不改其氣,爵祿不移其表,美色不動其心,關公已是“忠、勇、仁、義”的化身,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。